【Yahoo 新聞報道】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領導的「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超前準備」了熱帶氣旋丹娜絲可能帶來的暴雨,早在上周四(10 日)中午就宣布上周五(11 日)全日停課,比起教育局的慣常操作提前 18 小時,結果上周五早上除了新界北部有少量降雨外,各區風和日麗,及後並有不少家長和學生批評當局擾亂了學校結業禮和畢業禮部署。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今早(14 日)表示,當局提早宣布停課的做法是「對生命的重視」,然而上周五的天氣亦證明了「天有不測之風雲」,「科技幾好,始終都唔會夠個天鬥」,眾人作出任何決定前都要謹記「尊重科學」。
稱部門間訊息互通較以往進步
林超英在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留意到政府對於極端天氣的應變一直有改善,他回想起從前在天文台擔任高層的年代,在颱風和大雨來臨前要跑到各個政府部門提醒,讓部門在職責範圍內作合適部署,但現在政府已經建立了跨部門的中央協調機制,訊息互通方面已經便捷不少。林超英相信,這個跟極端天氣愈趨頻繁有關,亦見到今屆政府將防災議題擺在較以往更高的位置。
面對自然宜「尊重規律」
曾經作為氣象部門的首長,林超英認為預測和應對極端天氣的兩個主要考慮,首要是考慮人命,其次就是要認知到面對自然現象時,「就要尊重佢嘅規律」。他認為現時不少市民已經很接受「暴雨就係一樣好難預測嘅嘢」,鄰近地區有大雨不代表本港必然受影響,「要早一日預測聽日有無要出紅、黑雨(警告)的暴雨,在技術上是難以做到」,即使現時已經引入了人工智能的預測模式都不例外。
被問到如果他上周身處在督導委員會當中,會如何在委員會內傳達預測訊息,林超英表示會端出熱帶氣旋和雨帶的移動方向,以及手頭上的預測資料數據,「我大概會講,其實係有一個大雨嘅存在可能,不過我係冇能力去預測佢會唔會去到紅、黑雨嘅水平」;他並認為早兩、三小時前給予的預測會比較科學,「但都唔係寫包單。」
曾收學校查詢後回覆:「有 Plan B 會好啲」
林超英補充,一方面科技持續進步,另一方面市民對於天氣預測的認知持續提升,愈來愈多市民懂得透過天文台的公開資料例如雷達圖等評估大雨的可能性,這有助於市民在生活上作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依家啲小朋友學田徑跑步,早一兩個鐘頭教練都會 send 雷達圖同大家講,今日仲跑唔跑」。不過林超英亦都表示,氣象部門是交出數據,但不能代大家做決定,「你決定取消定唔取消,就睇吓個活動對你嚟講幾重要,或者會唔會『攞你命』」;例如他上周四亦曾經收過部份學校查詢,問及上周五畢業禮部署,他都回覆指「你哋都可以準備一個 Plan B 會好啲」,以應付「萬一舉行唔到」的情況。